剛剛聽完企業管理,(組織、組織結構、組織設計 )
沒有甚麼概念......有記住的東西大概是↓
1.組織結構三要素 : 正式化、複雜化、集權化
2.組織設計三學派 : 古典學派、行為學派、情境 ( 權變 ) 學派
3.控制幅度
4有機式組織特色 分權、低制度化....機械式組織 高度專業分工、中央集權、高制度化....甚麼的
5.矩陣式組織
聽完 組織 的函授課程我有概念的只有上述這些........
( 看了郵局企管考古題 最常考的是矩陣式組織的相關問題 )
※【 組織 】 這章節該怎麼融會貫通.....重點是甚麼 ????
其實我 在讀企管各章節都有這個問題.....每章節都只記得了一些片段觀念
如果我把讀企管所花費的時間 ,拿來看郵政法規的話,法規可以讀 N 次了
企管報酬率好低呀.......花好多時間卻也都不懂.......寫選擇題還是很多不會的
企管能考90分的人真是讓我嘆為觀止呀.......
感謝各位大大的解析與幫忙,非常感謝~
若你是考外勤的話 國英80 郵政90 企管60 除 3 =76.6 一樣有機會進入第二試 (分數比較低的區域)
若內勤,企管拉到90 就沒什麼問題了 (內勤專業能拉多高就多高)
就看你報哪種的
------------------
若未來鐵人郵局做不下去可以報鐵路營業運輸, 有企管 ,運輸學大意 跟 企管一樣 範圍大 要買一些補充課本
兩者有一丁點一樣,例:BOT - BTO 等等.....
企管學到的 GDP / GNP / GNI 在公民也用的到
題外話了...............
TO 維尼
我去書店找,發現市面上志光系列都是 吳俊 公孫策、林敏玄的企管書而已,找不到楊惠芬的企管書
而網路上有很多楊惠芬的企管書,保成楊惠芬指的是哪一本呢,有沒有網址或者是書本圖片呢@@
話說我寫歷屆試題 國英大概都80上下, 郵政法可以90以上,企管......50-60上下
企管一直這樣下去的話,怎麼考郵局= =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此,也先感謝各位大大的幫忙~~
如果是準備企管選擇題的話
可以從,保成楊惠芬那本開始,從做題目開始,而不是從讀課本開始
因為那本題目很多,從題目裡去抓重點,讀久了你就會發現重點就那些而已
我之前是網路上買全新的二手來,(比較便宜)把答案用立克白擦掉,從頭到尾做一次
到目前為止我大概已經做了10次了吧,
當然一開始讀,你會覺得很痛苦,(看不懂所以覺得痛苦,應該會痛苦至少1-2個月吧)
我也不管了,就一直做下去,做了一陣子之後,你會開始發現有很多一直出現的重點
那些就是重點了,這樣做3-4次,去考試應該能考90幾分了
然後慢慢的,你會想要做一些筆記下來
我一開始是把寫錯的題目,題目下面題案抄起來,整理成筆記
然後,覺得不得那些答案不是很詳細,又去買了其他的企管書來看裡面的說明
再整理成更詳細的筆記
這個方法我覺得還不錯,連申論題都能應付
102年台糖企管考了92分
102年菸酒企管考了80分
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到你
技術因素,給你一個概念(很簡單一懂,點一下就通,很多課本都沒提,必須自己聯想)
1. 控制幅度大:今天你在某公司產線,他們是用產品布置(一條生產線) 假設是生產20k主機板
每個人因為「專業分工」只負責1~3種項目,例如:插電容電阻、IC電池、其它零件
如同大家就像機器人一樣 工作性質變化不大,這時管理者就易於撐控員工(因為工作複雜低、簡單,照做就行)
☆缺點:離職、流動率高,無成就感
若你曾待在公司過的話,應該略有耳聞
不知有這類例子是否聽的懂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手工生活不一定控制幅度小,要視每個公司製做流程而定
例如:弄麵粉很吃力,水、力量要拿捏好,時間適當,其它人接下弄的麵粉之後就開始做細部工作
也就是每道關卡很重要,導致管理者時時刻刻要注意出產的量(忙不過來)
若員工太多會不容易撐控,達到即時控制,這時就會派另一個管理者協助管理員工
就是控制幅度縮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兩者比較 看似相同,可是關鍵在於「工作的重要性」
第一點,雖然他是專精化(插零件插了10年),但容易被他人取代,只要肯聽上級命令、照做,人人都做的來
而第二點:雖然看似專業分工,可他具有深度,例如:有證照的技術 或有廚師資格負責煮菜
這些不是人人都能當廚師的
所以「重要性」就是「關鍵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控制大、控制小 以後你做題庫 這種題型會常常看到,無聊時就可以拿自己生活中所看到事業做聯想
有助於你喔
大量生產記得是機械式組織---->控制幅度小
為什麼我看的課文裡有寫到
技術因素 : 在大量生產方式之下,控制幅度可增加很多,如為手工生產方式,則控制度將很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甚麼情形下,大量生產會變成控制幅度小.....???
選擇題考出來,大量生產要寫控制幅度大,還是小呢..@@
3.何謂網路型組織?何謂虛擬組織? 優缺點為何?
補充:1.分權/集權/授權 之定義及適用情形? 2.授權利益有哪些?阻礙授權的因素有哪些?
我去年6月開始就看企管函授+其它的,直到12月多才停,之後做考題,碰到不懂一直翻課本反覆練習加深印象,才能整合,也就是說剛起步是最辛苦的。碰到不會做筆記對你有幫助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機械式(高架式):高度正式化、高度複雜化、高度集權化(重要權力都集中在高階主管身上)
特色:控制副度低,階層多,遇到事業要層層上報形成官樣文章
優點:適用於稱定環境及大量生產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.有機式(扁平化):剛好是機械式的反義,低度正式、複雜、集權(採分權)、層級少、控制人員數量多
適合快速反應環境做決策時,也利於例外管理(泰勒名言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矩陣每個國營考題都有出,就「一個功能別」和「專案組織」結合一起
但有兩個上司 違反了費堯「指揮統一原則」。
這種形態 人際關係要好,不然容易搞到兩面不是人 績效會down............
專案部門的功用,課本上有寫,就不多說囉..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從多東西是慢慢學的,我當初的心態也跟你一樣 想趕快學 可是就好像少了很多東西似的
你就先別庸人自擾了,等你按進度念完 才搭配題庫(有解析),不懂翻課本,再重新看函授一次
再做習題,相信你的問題會愈來愈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市面上有一本書 出版「華泰文化」現代管理學 若無法突破 可以參考看看,不一定要買(我是有買,但念到規劃,課本就淪為墊題庫本用......不要學我,有些立志想當管理者的就會看這本,而且看九遍....超佩服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補充:機械式組織 若多了 「委員會」、或「幕僚」,也具有有機式喔
像中華郵政、台電 等 就是這樣
---------------------
若有問題 可以上來尋問(小弟只有1年1個月企管功力,太難就另求高手了=.=)
組織章節裡面不止上述 矩陣式組織、機械式、有機式組織 甚麼的
還有其他很多內容,如何一一突破,好讓我寫選擇題的時候,能夠很順 @@"